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10/8833326.html

一、谜语引入,新课呈现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学生猜出后,PPT出示“壁虎”图片。

师: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引出课题并板书)

师: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读课文,看准音读准字,边读边画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读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音读准,尽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教师正音)3、要求正确流利,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生问生答)师:我们读了3遍课文,每遍的要求一样吗?为什么这样读文?(阐释读文的重要性)三、精读课文,深入学习1、PPT出示图一:大家先看一看课文中的 幅插图,思考: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

(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学生选第1、第2自然段,各自轻声读。出示活动投影片《小壁虎挣断尾巴》。读后判断: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①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②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2)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2、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1)要求学生从课文内容及教师读的语气,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说说标点符号“?”所起的作用。(2)学生小组练习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后选生表演。3、看图,听第3至第5自然段的课文录音。(1)思考: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2)用“先……然后…… ……”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4、学习第3至第5自然段。(1)用引读法让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和叙述顺序。教师引读:小壁虎爬到哪?→看见谁?→他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2)学生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十分有礼貌。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引导学生体会加上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的拒绝和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注意语感。

演示活动投影片,理解“摇着”、“拨水”并让学生做动作演示。(5)小结:课文第3段先写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再写小壁虎怎么说, 写小鱼怎么答。这样就写清了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5、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写什么,体会到第4段与第3段写法相似,只是地点变了,借尾巴的对象变了。(2)学生用手势做“甩”的动作。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老*牛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4)师生分角色朗读。6、学习第5自然段。

(1)学生自学本段,想一想1、2两句写什么?3、4两句写什么?(2)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本段,让学生找出说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词语。(摆、掌握方向)(3)让学生做手势,帮助理解“摆”,“掌握方向”的意思。

7、总结3、4、5自然段。学生连读3、4、5自然段,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说小鱼、*牛、燕子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学生把手当作动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摆”三个动词,体会几个词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

8、学习第6、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说说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从“难过”到“高兴”的心情。(3)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

四、知识延伸,语言训练

阅读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鸟、猴子、响尾蛇等动物尾巴的作用。2、选择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种小动物,照书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顺序,说一说小壁虎怎样向这些动物借尾巴。

五、课文小结,练习巩固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2、填空练习。(1)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2)*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3)(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4)小鱼用尾巴(拨水),*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zz/321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