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论,人人可学,助你解决烦恼和困惑

本文字数: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我和先生的关系不好,大儿子也很胆小,该怎么办?”

“在家和孩子,在企业和企业高管,都不能完全同频……”

“我现在 的困惑是:核心高管个人专业能力不足,以至于团队的凝聚力不足,进而是组织不够强大,让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此时此刻最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这些纷繁复杂,总是让我们千头万绪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到底如何解决?

今天,我们一起通过“心-道-德-事”,将我们当前面临的 困惑层层深入,清晰地分成几个层面,顺藤摸瓜,连根拔出。

首先,我们看一个真实的案例分析。

真实案例:

1、如今,最让你烦恼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如今最让我烦恼的是:我和老公的关系比较紧张。

2、我们反求诸己,是自己的哪些语言和行为,引发了这样的结果?

在生活中,我对老公的语言和行为基本都是指责与抱怨。

比如,他打牌回来,心情比较低落,我就挖苦他:“又输了吧,天天输,十年前就输,现在还是输。还不断地借钱给别人,要不回来了吧。”

晚上回家晚了,我就怀疑他:“半夜三更不回家,又去KTV了吧,都不知道你为这个家做了什么!”

3、在讲那些话、做那些事时,心中涌起的是怎样的一些念头?

(1)我这么辛苦,老公也不懂得心疼我。

(2)老公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的人。

(3)老公严格要求家人,对自己和他人基本无要求。

4、导致这些念头不断产生的错知错见是什么?

(1)男人靠不住。

(2)安全感是由自己给的。

5、是哪些人或事,在我们心中种下了这样错知错见的种子?

二十多年前,我刚出来打工,在美容院工作的闺蜜常常跟我分享顾客家里发生的一些私事。那时我认为:男人都是花心的。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初入社会,听到了同事讲述了一些不好的故事,因而“男人都是花心的”,这个知见就深植于她的内心。她的内心没有安全感,对丈夫没有了信任。有了这样的知见,她总是会产生“老公不心疼我”“老公不懂得珍惜”的念头,表现在语言和行为上就是指责和抱怨, 的结果就是,和先生关系日趋紧张。

所以,把事情瓣开来分析,从“心-道-德-事”层层深入,我们就可以把问题看得清楚明白,因而能真正找到烦恼的源头,重新矫正罗盘。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一个工具和方法。接下来,大家拿出一张纸,将问题一个个写下来,我们一起做练习。

个问题:

如今,最让你烦恼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事)

可能是子女教育的问题、夫妻矛盾的问题,也可能是客户订单的问题,也许是和爸爸妈妈、长辈亲戚相处间存在的问题……

总之,这个问题如今是最让你烦恼的,把它找出来,写在纸上。

第二个问题:

我们反求诸己,是自己的哪些语言和行为,引发了这样的结果?(德)

这件让我们烦恼的事情,一定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比如说,我们的手机被小偷偷走了,主要的原因肯定在小偷,但我们先不讲小偷的问题,因为责怪小偷不能帮助我们建设自己。我们反求诸己,在“手机被小偷偷走”这件事当中,自己有哪些语言和行为不恰当,引发了这个结果呢?

可能是我们对周边环境不太注意,或者是我们有一点炫耀心理在,所以给了小偷可乘之机。

同理,面对您刚才最烦恼的那件事情,我们反求诸己。此刻,我们不说别人的原因,只谈自己的原因。哪怕我们自己的原因只占20%、30%,也只去反求诸己:是自己的哪些语言和行为引发了这样的结果?

第三个问题:

在讲那些话、做那些事时,心中涌起的是怎样的一些念头?(道)

这个问题很重要,需要多花些时间思考。请回想一下:当那件事发生时,在那个情境里,我们心中涌起了怎样的念头?

大体上,都会有几个重要的念头。把它们写下来。

第四个问题:

导致这些念头不断产生的错知错见是什么?(心)

第四个问题就走到心上了。我们知道,念头不断产生的背后是我们的某个“知见”。正向的念头可能是由于某个正知正见,而令自己痛苦不堪、烦恼不断的念头,往往根源于某个错知错见。

何谓“知见”?知见,就是我们对人、事、物的判断,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人生中,会有若干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人物对我们产生影响。

而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就可能导致我们产生一些错知错见。

这个问题,应当深思,并且追根溯源。导致自己念头不断产生的那个错知错见,究竟是什么?

第五个问题:

是哪些人或事,在我们心中种下了这样错知错见的种子?

第四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密切相关,可以一并写下。

错知错见、浅知浅见、偏知偏见乃至于正知正见都是我们的人生态度,是比较稳定、牢固、不大会改变的,因为我们对人生、社会就是这么认识的。

所以我们要找到这样的错知错见,并且要找到是怎样的人和事让自己形成了这样的错知错见,以便于我们将其连根拔除。

以上问题的逻辑顺序,一、二、三、四是“事-德-道-心”,而第五个问题就是看哪些外在的因素影响了我们,在我们心中种下了错知错见的种子。

一、二、三、四、五,层次很清楚,这就是一个方法论,帮助我们顺藤摸瓜,找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和它的源泉。这个方法是需要我们多次深入练习的。

所以,这五个问题都回答明白之后,您会有一种很畅快淋漓的感觉,生命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心是人生事事物物的源泉之源泉,心决定道,道决定德,德决定事。心上的错知错见就是造成我们人生和事业烦恼和痛苦的根源。

遵循四部曲“心-道-德-事”,顺藤摸瓜,就能找到错知错见,找到烦恼和困惑的源头。

这就是方法论。这五个问题,作为一个方法,我们可以仔细去品味、实践。

有了方法论,我们就可以通过学习中华文化,帮助自己和他人去除心中的错知错见,回到人生的康庄大道。

深深地祝福大家,找出一个错知错见,打开一片幸福天空!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pz/38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