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0月10日消息(见习记者逯文婕通讯员王晓泾)从名不见经传,到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从灰头土脸的破落村庄,到市级文明村创建,再到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什么让一个小村庄实现如此蝶变?近年来,甘肃省民乐县六坝镇六坝村持续挖掘乡村文化底蕴,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成功打开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同时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在文化活动中做文章,描绘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多元业态融合文化产业欣欣向荣“双节”期间,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到了晚上,景区灯影摇曳甚是热闹。六坝村村民韩红梅在景区经营着一家烧烤店,景区建成后,她第一时间报名入驻,生意红火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一千多串。“做生意也得打文化牌,我在烧烤的基础上融入特色创意,还推出了油糕、凉糕、杏皮茶等地方特色产品,客人常常是慕名而来,满意而归。”韩红梅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民乐县充分挖掘和利用六坝村“沉睡”资源,打造出生态田园观光、民族风情体验、四坝文化研学、休闲度假康养等旅游新业态,高质量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梨花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打造“白+黑”旅游新体验,实现以节造势、以势兴旅,打造了极具辨识度的乡旅品牌。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文化展览馆(央广网发王晓泾摄)走进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文化展览馆,游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到四坝文化展览馆、农耕文化展览馆、民俗文化展览馆等展馆进行沉浸式观光浏览。霸王鞭、顶碗舞、麦秆画、皮影戏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游客留下了深刻记忆。“自从田园综合体的文化展览馆正式投入运营,馆内民俗文化体验、四坝文化参观、农特产品展销等项目一应俱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民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杨向荣介绍,文旅融合是带动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手段,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共接待游客5.46万人次,同比增长.0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万元,同比增长.28%。浸润文明乡风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走进民乐县六坝镇六坝村,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新农居错落林立,古风乡韵相映成趣……老人在休闲凉亭里聊天,幼儿在文化广场玩耍,村民在景点为游客义务讲解,浓郁的乡风文明气息扑面而来。“村上张贴的村规民约十分醒目,大家也都自觉践行和遵守。每年依托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还会举办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村风民风越来越和谐了。”六坝村党总支书记韩昌说。近年来,六坝村持续健全完善“一约四会”,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培育了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呈现出乡村振兴的新气象,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日益提升。六坝村村民正在观看戏曲演出(央广网发王晓泾摄)“现在日子好了,文化生活当然也不能落下,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跳跳舞,既可以健身,又可以放松心情。”每当夜幕降临,六坝村妇联主席张银花总是提前准备好音箱,带着村民们来到文化广场,伴着音乐跳起欢快的广场舞,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六坝村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组建文化广播站、业余文工团、特色秧歌队、社火表演团等,依托传统民俗活动、节假日等开展演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