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处遗址889件组文物,展现中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瑞朝

一百年考古,五千年文明。全国处遗址,件/组精品文物,21省79家考古文博单位参展。第九届博博会期间,“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文明的渊薮——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在郑州博物馆文翰街新馆开展。

展览展出年评选出的全国百年来处大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对中国百年考古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展览日期较长,将从9月1日持续到11月30日。

从“北京人”头盖骨开始,三星堆、兵马俑等见证文明发展进程

大江南北,古往今来,中华文明的脉络,用一件件文物串联起来。“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则集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典型的馆藏文物,大家足不出郑,就可以看到国内不同区域的重点文物。

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远古的根系——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展出文物有“北京人”II号头盖骨,为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出土,目前由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藏,它是东亚地区发现的重要猿人化石。

第二单元是中华文明探源——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展出文物有几何鱼纹彩陶葫芦瓶,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约-年)文物,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由西安半坡博物馆藏。彩陶,也被认为是史前中国的第一次“艺术浪潮”。

玉人,是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距今约-年)文物,在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史前玉器的繁荣,是中国重礼崇玉传统的源头。

神人兽面纹玉牌饰,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年)文物,在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出土,由浙江省博物馆藏。兽面纹神秘威严,与商周青铜器的兽面纹一脉相承。

第三单元是展现三代王国文明-夏商周考古发现。展出文物有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是夏代(约公元前-前年)文物,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由洛阳博物馆藏。它也是最早最精美的镶嵌铜器,开创了镶嵌铜器的先河。

金啄木鸟,是春秋(公元前年-前年)文物,在年陕西省凤翔县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由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墓随葬器物。

错银铜双翼神兽,是战国(公元前-前年)文物,在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错银铜神兽的精湛工艺,显示了战国中期手工业生产的高超水平。

第四单元是揭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秦汉及以后考古发现。展出文物有高级铠甲*吏俑,秦代(公元前-前年)文物,在年陕西临潼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高级*吏俑俗称将*俑,身材高大魁梧,出土数量较少,对研究秦人*阵排列制度有重要意义。

错金博山炉,是西汉(公元前-25年)文物,在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由河北博物院藏。失蜡法铸造而成,通体错金,纹饰流畅自然。

蒜头纹银盒,是西汉(公元前-25年)文物,在年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由南越王博物院藏。盖子和盒身上采用锤揲工艺制成对向交错的蒜头型,凸纹,这种工艺与纹饰、造型是古代西亚波斯银器的特点。

三彩牵马俑,是唐代(-年)文物在洛阳龙门安菩夫妇墓出土,由洛阳博物馆藏。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德化窑青白釉印花六棱菊花纹执壶,是南宋(-年)文物,在广东“南海1号”沉船出土,由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藏。出土的一系列文物,展现出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的繁荣景象。

21省79家考古文博单位共同参展展出来自全国件/组精品文物

“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展览日期将从9月1日持续到11月30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该展是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和郑州市人民*府联合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博物院、郑州市文物局协办,郑州博物馆具体承办。

展览展出年评选出的全国百年来处大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是对中国百年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处遗址中有旧石器时代遗址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33处,夏商周遗址25处,秦汉及以后遗址37处,其中河南有14处遗址入选,位居第一。

同时推出的还有“文明的渊薮——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展示河南地区百年考古一系列重大发现,实证河南是人类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

两个展览汇集全国文博力量,21省79家考古文博单位共同参展,展出来自全国的件/组精品文物,一级文物多达件/组,二级文物件/组,三级文物件/组。

其中既有明星级展品,也有考古发现后首次面向公众展出的珍贵文物。

下载豫视频APP,一键找记者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编辑:王凤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zp/551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