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第一期谁松的土

名师讲堂

ALLFORYOU

latefragmentby

郭炳琴

毕业于山东德州学院

从教幼师行业:11年

现任:中一班班主任

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

大自然是孩子 的老师,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一种天性,而对孩子们最有吸引力的是大自然中那些有生命的小动物。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泥土。蚯蚓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他们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既感到陌生,又感到新奇。新《纲要》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事业。因此,活动《谁松的土》,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在活动中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多种策略,比如运用开放自由的教学策略,鼓励孩子们进行大胆猜想,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发现、寻找答案。在活动中,我们还注意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狗的本领是什么?(看家)。那小猫呢?(捉老鼠)。那蚯蚓呢?幼儿讨论后,教师引出教学内容。先听老师讲故事,听完后就知道哪个小朋友说对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桃树爷爷的图片,提出问题:桃树爷爷想知道是谁帮它松的土?让它长出好看的叶子,漂亮的花朵。

  (1)教师出示蝴蝶的图片:提问幼儿:看谁飞来了?(蝴蝶)想一想桃树爷爷会怎样问?(小蝴蝶,是你帮我松的土吗?)是小蝴蝶吗?小蝴蝶会干什么?(不是,小蝴蝶会传播花粉)

  教师领读:蝴蝶会传播花粉。那小蝴蝶会怎样说?(不是我,我不会松土,只会传播花粉。)让幼儿学蝴蝶飞,并跟桃树爷爷说再见。

(2)教师出示蜜蜂的图片:蜜蜂又飞来了,想一想桃树爷爷会怎样问?(小蜜蜂,是你帮我松的土吗?)是小蜜蜂吗?小蜜蜂会干什么?(不是,小蜜蜂会采蜜)

  教师领读:蜜蜂会采蜜。那小蜜蜂会怎样说?(不是我,我不会松土,只会采蜜。)让幼儿学蜜蜂飞,并跟桃树爷爷说再见。

 (3)教师出示啄木鸟的图片:提问幼儿:看谁飞来了?幼儿回答后,教师领读:啄木鸟。并讲一讲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及本领。想一想桃树爷爷会怎样问?(啄木鸟,是你帮我松的土吗?)是啄木鸟吗?啄木鸟会干什么?(不是,啄木鸟会捉害虫)

  教师领读:啄木鸟会捉害虫。那啄木鸟会怎样说?(不是我,我不会松土,只会捉害虫。)让幼儿跟老师学一学啄木鸟捉虫的样子,并跟桃树爷爷说再见。

(4)教师出示蚯蚓的图片:提问幼儿:看这是谁?(小蚯蚓)桃树爷爷看到小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就明白了,原来是小蚯蚓帮它松的土,桃树爷爷会怎样说:(谢谢你小蚯蚓。)

  教师领读:小蚯蚓会松土。那小蚯蚓会怎样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2、教师利用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提出问题:桃树爷爷都问过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是怎样回答的?桃树爷爷说谢谢小蚯蚓,小蚯蚓又是怎样回答的?那到底是谁帮桃树爷爷松的土?幼儿回答后,教师重点教学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并让幼儿跟着讲述故事内容。

 3、教师分发头饰引导幼儿表演故事,尝试说出角色对话。

  将幼儿分成五组,分别扮演桃树爷爷、小蝴蝶、小蜜蜂、啄木鸟、小蚯蚓,教师讲述故事旁白,幼儿说出所扮演的角色对话。

活动延伸: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表演区进行角色表演,进一步学习简单的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教师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充分的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其中分角色进行表演故事让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也很有趣味性。通过活动不仅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同时知道其他动物的本领。让孩子用动作去表现蚯蚓松土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对于不太敢参与的幼儿,通过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也敢于大胆地进行想象并进行表演。后面部分让幼儿观察图片时,表现得很兴奋很惊奇。通过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描述和观察,孩子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活动效果非常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zp/345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