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
角
childrens
儿童
世界本就是多重视角的存在,
获得儿童的视角,
获得他者的视角,
获得万物的视角,
才是爱的本义民主的本义,
也是教育的本义。
我们的
思考?
何为儿童视角?
什么样的环境是幼儿需要的?
基于儿童视角,应如何创设班级环境?
带着这些问题,11月3日,三里河中心幼儿园开展“啄木鸟行动——寻找不儿童化环境”活动。在各班各教师自查后,副园长甄璐璐组织全体教师利用中午时间研讨交流,各班教师交流探讨了班级环境创设中现存的不儿童化现象并进行反思研讨。
小班级部的老师们提出了环境装饰中现存的文字问题,即班级环境中采用更多的是适合成人阅读的文字,而非适合儿童阅读的图像、照片及符号。比如区角的标志、提示语的表征等。
中班级部的老师们提出,区角的投放材料需层次丰富之外,要提高幼儿参与材料的选择与设计。其次,规则的表征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学会表征规则,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
大班级部的老师们提出,区角游戏的规则表征应更加符合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利用实际照片和幼儿自主表征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美工区的线描画、图书修补的流程图、好书推荐等。
副园长甄璐璐结合老师们的发言情况,带领老师重温了《纲要》和《指南》内容,领会其核心精神,引用真实教育案例,引领教师们针对环境创设中现存不儿童化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强调各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教育理念,要重视儿童在课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应尊重儿童的想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分享儿童获得的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在观察、聆听、讨论和分享中理解了“儿童视角”的内涵,对于环境创设中教师逻辑和儿童逻辑的平衡有了清晰的方向。希望在接下来的环境创设及教育教学中,儿童在课程发展中的痕迹更加清晰,环境创设中的“儿童”更具生命力。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