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你身边的ldquo啄木鸟rdq

作者:阿木01

王卓群到朋友家做客,去超市买了果汁饮料一类的东西,花了不少钱。

可是第二天朋友说:“你太没诚意了,果汁都快过期了,你买东西都不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吗?”王卓群听了有点生气,觉得朋友太挑剔。

他把这件事跟父亲说了,父亲问:“如果他跟你说:‘以后你去超市买东西,会不会看生产日期呢?’你会怎么回答?”

王卓群说:“回答‘会’啊。”

父亲接着说:“所以,他跟提出这件事,是对你有益的啊。你以后去超市买东西,就知道看生产日期了。无论去拜访谁,去谁家,都不会拿着快过期的东西做礼物,让人不舒服了。假如他什么都没说,你就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以后还很有可能买快过期的东西给别人,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王卓群恍然大悟。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树,要成长得很好,就一定要善待啄木鸟。尽管他“啄”起来有点疼,却是在为我们治病。

古代的君子为人处世,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闻诤言而不怒”。

善待身边的“啄木鸟”,简单地说,就是要善待那些对我们说“诤言”的人。

对方的话可能很直,甚至不好听,但那是对我们有益的,我们该尊重对方、感激对方,而不能对他们怀有怨气。

02

王叔岷是有名的才子,他被北大文科研究所录取为研究生,兴冲冲地去拜见自己未来的老师傅斯年。

傅斯年问他想做什么研究课题,王叔岷回答:“《庄子》。”并即兴背诵起“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一章,一幅怡然自得的样子。

傅斯年看后,批评道:“浮躁!想做我的学生,就要把你身上的才子气洗干净,三年之内不许发表文章,你可能做到?”这句话对王叔岷的打击挺大的,但是他依然答应了下来。

三年中,他不能发表文章,只得沉下心来,去研究《庄子》。这一研究,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学问是那么浅薄,更为自己以前的轻狂而感到羞愧。他终于明白了傅斯年的良苦用心,痛下工夫,最终成为《庄子》研究专家。

傅斯年的话不好听,王叔岷却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以一种尊敬的心态去对待傅斯年,听取他的意见,受益匪浅。

《战国策》里有句话:“帝者与师处。”意思是,能够扫平天下称帝王的,是用对待老师的态度与别人相处。

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用“与师处”的态度对待那些给我们提出“诤言”的人,我们身边的“老师”会越来越多,我们的进步也会越来越快。

03

曹德旺有一次去视察车间,在车间主任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一份厚厚的建议。

车间主任解释说:“这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实习生写的,才进入公司不到三个月,就洋洋洒洒写了十多页的建议,我看了一下,几乎没一条有价值的。这种人我不打算留他了。”

曹德旺认真看完了那份建议,说道:“这个人不但要留下,还要用心培养。”

车间主任满脸疑问,曹德旺解释说:“这份建议虽然大部分都是错的,但是他讲的内容,全都是立足于你们车间,涉及的内容也都是实习生们能接触到的领域,这说明什么?一,至少他观察了,思考了,不是信口开河地瞎提意见;二,他有责任心,看到了自己觉得不够好的就敢提出来,这说明是真打算在公司长干。这样的年轻人,给他机会,他就能干好。”

提的意见是错的,就要对这个人恶语相向吗?先辈们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有“闻错言而不怨”的胸怀。

给我们提意见的人,不一定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也不一定每一句话都能说到点子上。就像啄木鸟也不是每一次凿洞都能捉到虫子,但是因此就能否认啄木鸟的价值吗?

肯给我们提意见,就是对我们的一份情谊,我们也该回报以善意。

04

善待身边的“啄木鸟”,于别人而言,是一种友善的态度,能够让别人看到我们的胸襟;于自己而言,是一种自省和负责,能够让自己更快地成长。

“啄木鸟”常有,我们才能百病不生,成为参天大树。

喜欢就点「在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zp/262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