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牌养老志愿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央广网天津10月16日消息(记者褚夫晴)为深入开展“敬老月”活动,近日,天津市“寸草心”“手足情”助老志愿服务现场推动会在天津医科大学召开。天津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市教委、市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推出《关于深化天津市“寸草心”“手足情”助老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全市“津牌养老”志愿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作为“津牌养老”品牌的重要组成,“寸草心”“手足情”志愿助老行动旨在通过搭平台、建机制,进一步擦亮志愿服务品牌、促进代际和谐、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健全助老志愿服务体系。做好顶层设计丰富制度机制通过深入一线调研,总结提炼群众创造和基层生动实践,天津市民政局、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深化“寸草心”“手足情”助老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天津市助老志愿服务新的顶层设计,是全市推进“寸草心”“手足情”助老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的重要保障。各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和大中小学在完善制度机制上也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各区正式印发助老志愿服务文件或形成制度、行为规范的区级机制有29个、街乡镇级个、社区村级个。助老格局形成受益老人近35万人次两年多来,天津市区两级民政、教育、文明办、共青团、少工委等多部门与街(乡镇)、社区(村)密切配合,形成了助老志愿服务四级网络、五社联动的基本格局。大中小学、志愿组织、爱心企业、专业社工与养老机构、社区老人等结对服务。两年多来,全市共有所大中小学与家养老机构、综合体通过“一对一”结对、“多对一”帮扶,青少年群体“寸草心”助老志愿服务队伍逐渐壮大;“少老”助“老老”“花甲助耄耋”的“手足情”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结对子在全市各社区普遍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市累计有个志愿组织、7.5万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开展活动1.1万余次,受益老人近35万人次。典型事迹涌现助老之路结硕果天津医科大学开展志愿服务33年从不间断,持续精耕细作,目前已与和平区64个社区结成互助对子。天津大学以支部为单位,由青年教师带领学生志愿者为名离退休老教师结对帮扶,互益的“忘龄交”结出累累硕果。南开大学以及天津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涌现出一大批助老志愿服务的生动事例。百年老校万全小学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助老;如鱼公司依托物业、日照和志愿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赢得了服务的好口碑和事业的大发展;朝阳里社区裘孝英夫妇从帮扶对门和楼下邻居独居老人开始,16年如一日先后照顾不同楼门、楼栋、小区老人20名;宁河区秋萍巾帼志愿服务队,自年4月至今开展志愿活动多场次,足迹遍布10个街(镇),58个社区(村)……像这样的典型在天津市还有很多,仅活动开展以来,各区发掘、推介的先进典型就有多个。实施公益创投涉及个公益项目以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培训和居家应急救援为重点,天津市创新、延伸“福彩公益金”使用方式,在市、区两级常态化实施“寸草心”“手足情”助老志愿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培训公益创投项目,已连续两年被纳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天津市、区两级累计投入“寸草心”“手足情”公益创投资金.91万元,涉及个公益项目,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公益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为老人提供专业志愿服务。年,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培训项目被确定为天津市志愿服务重点项目,提升了“福彩”公益形象。为老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助老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天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峰强调,将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聚焦天津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将“强基础、上位次、更精准、更暖心”十二字工作目标和“开门干民政、人人当专家”十字工作方法落地落细,不断探索更精准、更暖心的养老服务,打造“津牌养老”服务品牌,“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为老敬老的政治担当;二是紧抓关键环节,推进助老志愿服务制度化;三是开门聚力合作,推进志愿服务常新常青。”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

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pz/924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