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如一日甘当公路质量啄木鸟

试验检测人员,对于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来说,是不为人知的幕后岗位,同时也是事关百年质量大计的“啄木鸟”。“85后”陈应海,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公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一线,凭着过硬技能和敬业精神,先后荣获“安徽省优秀检测工程师”“安徽省十佳检测工程师”“安徽省交通运输行业技术能手”等称号,又在今年4月底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陈应海(右)与队友一起参加技能大赛。

尽职守责坚守公路项目质量关

年出生的陈应海,本科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任安徽环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外检事务部经理。年7月,陈应海走出大学校门,进入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宜巴高速项目。

因试验人才紧缺,安排他在项目工地试验室学习实践经验,从此与试验检测结下不解之缘。他十多年如一日,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水平优势并积极应用到现场实践,始终抱着刻苦求学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项试验检测工作,尽职守责为项目质量把控提供真实有效的检测数据。

年,他被委派到济祁淮河特大桥工地试验室,全面负责该项目试验检测工作。该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需要工地试验室与生产部门紧密配合,在保证生产安全及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赶超进度,最终不负众望圆满完成。

从质量检测员到技术质量部、检测部门的负责人,陈应海逐渐从检测质量管理转移到了生产中,全面参与公司生产经营,成为管理一线检测业务的领头人。他带领部门团队将外检参数从33个扩展到个,为全省公路桥梁检测做出了突出贡献。

善于创新填补国内检测技术空白

勤奋学习勇于探索,是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动力。自从参加工作以来,陈应海从未放弃过理论学习,日复一日磨砺了精益求精的品质,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年,企业顺应市场发展需求,扩大经营,启动公路水运工程综合甲级申报工作,他先后负责13大项共计个参数的检测项目。

在实践应用中,陈应海发现交安工程的防眩板结构尺寸、抗风荷载、抗变形量、耐低温坠落性能的检测装置无法满足交通工程技术规范要求,于是开始探索发明新的检测装置。

经和外部专家反复研讨以及大量的试验论证后,历经半年多的时间成功研发了防眩板结构尺寸、抗风荷载、抗变形量、耐低温坠落性能新型检测装置,并于年2月9日顺利获批实用新型专利。与此同时,他还将研发的检测装置推广到省内老甲级检测单位并投入到生产中。

此次新装置的研发与大力推广,引领了国内防眩板综合力学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了防眩板检测技术领域的规范发展,填补了国内防眩板综合力学性能检测技术的空白。他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和技术创新,积极助力提高安徽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精益求精勇夺全省技能大赛状元

今年春节后,安徽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能大赛举行。面对全省检测行业的顶尖选手,陈应海最终在比赛中成功突围,获得了交通组个人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勇夺全省技能大赛状元,荣获“安徽省交通运输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4月底,安徽省总工会发布《关于表彰年度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安徽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的决定》,在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名单中,陈应海光荣上榜。

近年来,陈应海陆续服务于济祁高速淮河特大桥、宣宁高速、阜淮高速、合周高速、徐淮阜高速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工程,并参与了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3号线南延、S1号线、金寨路高架、宿松路高架、畅通二环等重点民生工程检测工作,服务项目近百个。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深感责任重于一切,传承工匠精神需要用一点一滴行动去证明。”如今面对殊荣,他表示今后将不忘初心,不断突破专业技术水平瓶颈,同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在公路桥梁检测行业继续奋进。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吴奇

通讯员夏翔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pz/828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