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你努力的方向

这个时代,是一个流行勤奋的时代。大家都知道传说中的“一万小时定律”,也就是说,不论从事哪个行业,只要愿意埋头努力一万小时,就总能做出点成绩。然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一些人,似乎不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想要的成就,那些每天都活得很累的人,也并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做什么事都用尽全力,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机会,总害怕少了一个会失去很多,以为做的越多,结果就会越好。但事实是,精力太分散,哪个都不能拔尖,哪个都做得平庸,反而最后做了大量无用功。比努力奔跑更重要的,是选对奔跑的方向。如果做人做事都不加分辨地去努力,不论多么勤奋,最终的结局都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真的不值得。读过一则寓言:一只啄木鸟看到一群鸬鹚俯冲下水,然后噙鱼而出,表情甚是自得。啄木鸟觉得自己也可以,于是它挥起翅膀,俯身向水中的鱼群冲去。不料,河水直灌而来,浪花将啄木鸟拍在水面上,它耳鸣目眩,差点晕死过去。然而,啄木鸟并不甘心,为什么鸬鹚能做到的事情它做不到?它一次又一次扑向水面……结果可想而知。现实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曾碰到过相似的事情?有些人总想用不懈的努力去弥补自己难以胜任的地方,最后落得个一无所获的结局。努力是成功者的宝贵素质,但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选对努力的方向。就算你愿意吃苦、愿意勤奋,如果把努力用错了地方,结局依然会不如人意。原因并不是你努力的不够,而是你选择错了方向。俗话说:人才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废物。讲的就是在自我实现上,方向比付出更关键,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人的一生要经历的事情很多,有多少故事,就会有多少回忆。在人生的岔路口,如果你选对了,剧情会皆大欢喜。但如果你选错了,那一切努力都将被荒废。鲁迅年少求学的时候,曾在日本学医,当时国家和时局的乱象让他深刻认识到,拯救国人的灵*,远远比拯救他们的身体更为重要,虽然医学即将学成,但鲁迅依然决定放弃医学,选择了回国,弃医从文,用辛辣的文风直指人心,最终成为一代文豪。李开复早年时,就读于法学院,后来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学法律,于是毅然放弃了法学专业,转而学习从高中时就很喜欢的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的学习,李开复此前的基础不是很厚实、在当时那个时代,前途看起来也不是很明朗,但因为他认定计算机适合自己,愿意不辞辛苦努力拼搏,最终,在这个领域取得了至高的成就。努力,是增值自己。选择,是看清未来。愿意为生活去努力,这种做法当然是正确的,但选择好方向再努力,比一味埋头苦干更加重要。选择是种智慧,如果最初的方向选错了,那么,再多努力都是缘木求鱼,了不可得。成功没有捷径,但成功是有方向的。一旦方向错了,即使你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徒劳无功。所谓的努力,并不是蒙着头一路耕耘到底,而是在看清成功的方向后,朝着目前不断前行,只有这样,你的努力才能发挥真正的功效。最后,送一句很喜欢的话给大家: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pz/563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