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江川)“有一方天地芬芳灿烂,有一处圣境幸福美满,有一种美好国色天香,有一个家园盛开牡丹。”虽然离开帮扶过的山东菏泽市已经一年多了,但在那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依然传唱着他写的歌,依然讲述着他这个“文化志愿者”的动人故事,他就是退役*人、省委选派下基层帮扶干部刘俊韬。
刘俊韬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他,对这片土地怀有最深最真的爱。年3月,在家乡父老的殷切目光里,他踏上了从*之路,25年时光里一路冲锋,从战士到干部,从基层到机关,从*校学员到正团职上校*官、国防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解放*总*治部、原济南*区、某集团*表彰为“全*网络建设先进个人”“优秀*法委书记”“百名优秀干部”,实现了人生出彩。年11月,时任原20集团*某摩托化步兵旅副*治委员的刘俊韬响应中央*委强*改革号召,脱下戎装勇敢转身,经*转考试入职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任调研员,开始了新的人生征途。
中国经济建设的活力在基层,脱贫攻坚的重点在农村。年底,山东省为落实中央“加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伟大号召,省委省*府决定选派万名干部下基层进行帮扶,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作为*转干部,在省委工作的刘俊韬不顾孩子小、父母老,主动请缨求战,并如愿成为“省委选派‘万名干部下基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菏泽服务一队”的一员,带领两名队员进驻两家大型民营企业,帮助抓*建强队伍,着力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协调省市两级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迈上快速发展高速路。
作为从事*治工作多年的*转干部,在菏泽帮扶的日子里,刘俊韬也深深为牡丹之城里的淳朴人民、优美人居环境、向上向善发展旋律所打动,闲暇时总会漫步于希望的田野上,徜徉于烟火十足的城市间,观察生活,体验民情,并充分发挥各类文艺专长,讴歌赞颂驻扎的这片火热沃土。于是,他写的反应菏泽人民日常生活、精神面貌、发展变化、经济发展的新闻和评论稿件开始大段大段刊登在当地报纸上。尤其是在菏泽创建全国文明城、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更是做了大量多篇整版报道,引起了当地新闻媒体的 驻在菏泽、热爱菏泽、建设菏泽、美化菏泽、宣传菏泽、助力菏泽。作为省委派驻菏泽工作队的队员,刘俊韬工作之余不断用文字传播真善美,用声音传递正能量,用满腔大爱服务驻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除了深入城市街头巷尾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报道先进,他还撰写了大量歌词,并请人谱上曲子,录成样歌,为这座城市发展助力。如《牡丹之都》《盛世花开》《小康大爱》《第一书记》《和人民在一起》等,还有为菏泽牡丹机场通航创作的主题曲《绽放·起航》。其中由他撰写歌词的《美丽家园》已入围前十,正在冲击菏泽市市歌。
年10月8日,刘俊韬和队友们离开了帮扶两年之久的菏泽回到济南,然而立足未稳,三天后他就又接到通知,被派到莱阳市“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担任总队长。工作队总共29人,总队下辖1个小队和7个驻村工作组,服务7个街镇的7个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任务主要包括指导完成村“两委”换届、培训*支部书记、加强*组织建设、帮助确定乡村振兴的一些项目等,如光伏发电、中草药种植、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探水打井满足灌溉、修路修桥,事无巨细,凡是对老百姓创建和谐社会、过上小康生活的事,都在他们的帮扶范围。
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唱到哪里。“旌旗山上旌旗扬,脱贫致富奔小康。支部领办合作社,前进路上指方向。组织振兴来统领,乡村振兴有力量……”刘俊韬表示,到达莱阳后,通过到乡镇深入调研,工作队成员看到了丰收的慈梨、苹果、莱胡参、地瓜、芋头,梨乡莱阳的确物产丰富;听到的最多的是*支部领办合作社、社企合作,大家齐心协力发展集体经济,让老百姓过上真正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这些充满幸福感的信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来到莱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一口气写了好几首歌词,这首《跟着支部一路康庄》就是专门为*支部领办合作社写的。
在菏泽和莱阳帮扶的日子里,正好赶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了给全国人民抗疫加油鼓劲,他创作了大量抗疫诗歌。许多人读了他写的诗歌后都觉得朗朗上口,便有人向他提出如果把诗歌谱上曲子变成歌来传唱,传递出来的力量要比诗歌更强。于是他便认真打磨了几首歌词,找作曲家、歌唱家进行录制,先后紧锣密鼓地录制了6首,《战疫英雄》《迎接春天》《就地过年》等抗疫公益歌曲全网发布后,点击量突破了千万+,反响非常强烈。
不仅仅是在菏泽在莱阳,包括在山东济南,他同样是一个志愿“达人”。作为旅游啄木鸟协会副秘书长,在莱阳工作期间,他还主动帮助驻地文旅局与嘉华旅游对接,帮助乡亲们繁荣乡村旅游。与此同时,积极参与、主动承担旅游啄木鸟的志愿服务、宣传报道和大型活动主持,从年加入协会至今,累计撰写发表相关新闻、美篇余篇,近20万字,极大地宣传推动了旅游啄木鸟事业的发展。他创作的《济南创城七字歌》《济南旅游啄木鸟之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参加济南城市形象宣传用语创作征集活动,获得优秀奖;参与协会重大问题研究,推荐吸收新成员,并跟踪培训,为旅游啄木鸟全面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参与策划济南旅游啄木鸟“免费泉水大碗茶”公益项目,每年提供志愿服务均在小时以上,年被济南市表彰为“最美志愿者”。
如今,他是济南日报的市民记者、爱济南市民记者团副团长,主动发挥自身写作和摄影特长,长年坚持行走在济南的大街小巷,发现不文明现象及时发稿推动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