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中的野牛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当你走进美丽的西双版纳,就会看到一处又一处的椰子林,坠着累累果实;一片连着一片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巍峨挺拔;粗大的藤本植物紧紧地缠绕在那高大的阔叶树干上,盘旋着升向天空。树下的灌木丛,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特别是那紫红色的杜鹃花,若鹤立鸡群,光彩夺目。钩嘴鹃、*眉柳莺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儿;白鹏闪动着双翅,翩翩起舞;*冠啄木鸟像深山古刹中的和尚,在那儿专心致志地敲着"木鱼",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活跃的赤腹松鼠、飞鼠、椰子猫等舒坦地匍匐在树上,似乎在洗耳恭听,不时欢快地跳跃,欣赏着这场动人的林间歌舞。这里是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

年由昆明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以及云南大学等单位联合组成的云南生物考察队来到这里,平日为这里主人司空见惯的一草一木,一虫一兽,格外引起考察队员们的注目和研究兴趣。他们不等天亮,就背着猎枪弹药,胸前挂着望远镜,挎着采集袋出发了。不久,在寂静的山林里稀稀疏疏震响了"啪!啪!"的枪声,应和着空谷的回声,显得格外响亮。太阳当顶时,山林恢复了寂静,他们一个个满怀着胜利的喜悦,背着装得鼓鼓的采集袋,大家聚集在一块,互相欣赏着、品评着各种各样的猎物。这里的天气炎热,常达摄氏40度以上,但他们饭后不休息,就赶着测量、剥制和解剖分析。标本多,有时剥制到深夜,还得写一天的野外记录。第二天,天不亮又得去采集……天天如此。但他们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科学考察的迷宫里,充满了欢乐,忘却了疲劳,每天采集的成果就是对他们劳动的最大报偿。

秋天来临了,稻子已收进仓,农民们都吃上了香喷喷的新米饭。在繁忙的秋收之后,他们有空去捕猎了。一天,一个瑶族青年背着长长的本地猎枪,腰挎长刀,还有一只装满火药的角筒,缀在长刀的旁边,正准备向山林进发。住在近旁的考察队也早已分头到野外考察去了,随来的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科学家不便远行,留在驻地,那小伙子腰间弯弯的牛刀形火药筒,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只药筒从上到下颜色不一,筒口部为较深的灰绿色,越向底部颜色越淡,末端为浅灰色。老科学家看到眼里,心想:这不是本地的*牛角,更不可能是水牛角,到底是什么角呢?心中狐疑不定。不几天,考察队员们在野外拾得一些成对的完整的角,和小伙子腰间的火药筒一模一样,老科学家和考察队员们一起研究判断,原来这是印度野牛的角。云南大学的同志带回了三对,陈列在标本室里,美观别致。

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终于在这里捕到了一头印度野牛。

年在西双版纳又捉到了一头小野牛,动物研究所十分珍惜,将它运回昆明,精心饲养了一段时期后转送到昆明圆通动物园。园内职工视为珍宝,关怀备至,几十年过去了,现已长大,体格雄伟健壮,一对弯弯的秀丽的角盘在头上,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事实证明,我国有印度野牛的存在,这一发现,引起了动物界的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pz/529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