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陈希
*腹山鹪莺的一声清脆欢叫,自曝行踪,武汉市观鸟协会会员杨志锋利索拍照,将其定格为第个武汉鸟类新记录。由此,今年武汉收获的鸟类新记录已达8个,已超去年的7个,也是年以来的第2高。
“发现鹪莺的行踪是在6月份,经过专家们多次评审,在7月底确定为第个鸟类新记录并对外公布。”今日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解释道。
回放一下与*腹山鹪莺偶遇的画面:6月1日上午,杨志锋在东湖高新区豹澥湖附近做鸟类监测,突然,非常陌生的鸟儿欢叫声闯入他的耳朵,寻声望去,50米远处有只小鸟立在灌木枝头上鸣叫,杨志锋迅速拍照锁定,旋即它就闪入草丛中隐身了。
豹澥湖附近发现*腹山鹪莺的那一幕(杨志峰摄)
“观鸟多年,在汉的鸟鸣声大多是较为熟悉的,听见陌生的鸟鸣,直觉告诉我很可能是新朋友来了。”杨志峰介绍,发现该鸟的地方在豹澥湖边,附近有龙泉山,四周有废弃的农田、灌丛、沟渠以及鱼塘,鸟儿们在此享受自然风光。
发现*腹山鹪莺时的生境照(杨志峰摄)
*腹山鹪莺隶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其亚种在云南南部、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等地均有分布。
它一般在南方活动,为啥往北跑到武汉了?“这是一个典型的鸟类扩散,是有迹可循的。”颜*解释,年5月3日,观鸟会员王妍曾在咸宁崇阳一片农田附近的灌木草丛中发现了鹪莺。正值繁殖季节,这是湖北首次观测到*腹山鹪莺。崇阳与江西相邻,而此次发现它所在的豹澥湖与咸宁也相邻,所以很可能是从江西慢慢移步扩散而来的。
*腹山鹪莺在豹澥湖附近活动(姚波摄)
今年发现的8个鸟类新记录如下:灰头鸫、灰林鸮、赤颈鸫、红头穗鹛、白喉林鹟、大拟啄木鸟、金头扇尾莺和*腹山鹪莺,其中灰林鸮和白喉林鹟是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
记者发现今年的新记录大多是林鸟,而去年发现的水鸟居多。林鸟的增多意味着什么?
“水鸟大多是迁徙之中发现的匆匆过客,而林鸟扩散而来,说明武汉生态越来越好了,而且林鸟留在武汉的可能性更大。”颜*解释,红头穗鹛一般活跃在大别山、幕阜山和神农架等山区,在平原少见,灰头鸫也是如此,系鄂西山区留鸟,由此可看出这些山区活动的鸟类也在向平原和城市慢慢扩张地盘,这次的*腹山鹪莺也从邻省扩散而来。
如何能留住这些新朋友又能吸引更多的鸟来汉呢?“生态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城市建设应有所为有所不为。”颜*说,发现鸟类新伙伴的地方一般都非常“野”,是有山有水有灌木丛等生境丰富复杂的原生态,生境的复杂性就决定了鸟的多样性,比如在汉口江滩三期偶遇鸟类新朋友的概率就很高,而在城市公园特别是新建的公园中,环境是好了,但人工痕迹多,经常修剪整理公园“妆容”后,景致单一,鸟的种类少,鸟类新朋友就很难来此,应当减少人工修整频次,留一块空白任其“野蛮生长”;对于城市中仍保留着的原生态环境,尽可能的保持自然的属性,不能过多的开发和利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