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许耀文
3月29日,泡泡玛特发布年年度业绩。
财报显示,年泡泡玛特“增收不增利”,实现营业收入6.1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微涨2.82%,远不及年度78.66%的涨幅。调整后净利润为5.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71%。
值得注意的是,年,泡泡玛特调整后净利润为5.91亿元,而去年公司的盈利能力甚至不及两年前。
在消费者触达方面,泡泡玛特表示,疫情反复并未对泡泡玛特的会员增长及复购率产生明显影响。然而,去年全年,泡泡玛特在中国内地的收益约为.16亿元,同比下降3.8%。其中,一线城市门店数量虽然增加了10家,但营业收入却同比下降1.12%。
在线下营收“缩水”的同时,线上渠道的成绩同样不太乐观。去年全年,泡泡玛特在国内线上渠道的营业收入为18.30亿元,较年下降了1.67%。
创意设计和IP运营是推动泡泡玛特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此前,公司头部IPMOLLY的营收占比曾在年高达27.1%。如今,虽然泡泡玛特的IP队伍逐渐壮大,但再也没有一个能像MOLLY一样,营收占比超过20%的IP。
泡泡玛特表示,将通过丰富IP类型,扩大IP库,推出更多头部系列产品等方式,加深粉丝与IP之间的情感连接——但是产品占比越高,就需要支付更多的IP授权费以及产品设计费,势必会导致公司的成本增加。
“盲盒”是让泡泡玛特名声大噪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凭借盲盒大火多年后,董事长兼CEO王宁多次为泡泡玛特“正名”:泡泡玛特不是一家盲盒公司,而是一个潮玩品牌。如今,“去盲盒化”后,泡泡玛特风头不再,“潮玩第一股”又该如何为自己正名?
在年年报业绩交流会上,王宁表示,预计泡泡玛特的乐园和游戏业务会在今年和公众见面——乐园与游戏,是泡泡玛特的“新版图”。
据悉,北京泡泡玛特乐园管理有限公司已于年8月成立。年初,泡泡玛特宣布与北京朝阳公园达成合作。年1月11日,自研手游“梦之家园”正式开启内测。
综合来看,无论是扩IP,还是新业务的推进,必然面临着成本的增加。然而,从年报来看,成本、毛利率,是摆在泡泡玛特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年,泡泡玛特的按性质划分的开支同比大幅上涨21.32%,远高于营收增幅。销售成本由年的17.32亿元增至19.63亿元,同比增长13.30%。毛利率跌破60%,约为57.9%,同比下降近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泡泡玛特首席财务官杨镜冰表示,公司将通过在保证工艺和质量的前提下优化采购成本、提高吊牌价以及严控促销打折频次和规模等方式来提升毛利率。
然而,受销售不达预期的影响,年泡泡玛特的存货积压,由年的7.89亿元增至8.67亿元——如何保证毛利率的同时去库存,让公司“轻装上阵”,同样成为摆在泡泡玛特面前的问题。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