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积极试种助备播

央广网保定10月5日消息(记者张继航通讯员姚琳高长安)10月4日,吃罢早饭,张爱娟骑着电动车来到村东头的自家地里,查看先前试种的三块一米见方的冬小麦。“今年不同往年,土地被洪水泡了,不知道对土质影响多大,先试种一下,看看出苗情况。”张爱娟半跪在地上,用手轻轻拨开刚出土的小麦苗,细细查看。“你看,加了肥料的这块儿,麦苗油绿,长得壮实,其他两块就不一样,出苗稀,还不‘挺拔’。这就说明,过了水的土地,播种前要加一些复合肥,用来杀虫、灭菌和调节土壤营养成分,这样才能防止出现苗稀、苗*、枯死等现象。”张爱娟说。张爱娟是河北涿州东城坊镇丁家庄村村民,承包着近50亩耕地,在当地算是种植大户。一年中,春季种玉米,秋季种冬小麦,收成和收入都较稳定。今年8月初的那场洪水,东城坊镇受灾较严重,张爱娟的承包地被大水冲了,全部绝收。“当时看到地里的惨状,真心疼呀。”张爱娟回忆说。“后来,多亏有镇里和村里协调机械设备,帮着大伙儿抽水、清淤、深翻、旋耕。要不现在,我根本没法试种。”丁家庄村位于东城坊镇东南,共户、多人。洪水来的时候,最深积水达到两米多,亩地进水、绝收。“村里老百姓过日子离不开土地。当时,我们每个进水地块都看了,后来一边整地复耕,一边联系农业部门想补救措施。玉米没了收成,不能再错过了冬小麦。”丁家庄村副主任路文铖说,农业专家前前后后进村好几次,查看土地受损情况,为村民讲解管理注意事项。一家农业科技企业还专门取走土样进行化验检测,根据土壤中的营养损失,研究了一种专用复合肥,无偿提供给村民。“一袋肥80斤,差不多是一亩地的量。”路文铖介绍,目前,那家农业科技企业已经给村里提供了多袋肥料,家家户户都有。交谈中得知,张爱娟除了包地,自己还开着一家农资门市部,经营农资已有十多年。“今年,我提前储备了6万斤小麦种子和60吨肥料,除了自家地用的,按照以往销售情况测算,其他农户需求也能满足。”张爱娟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通过努力,今年的冬小麦能出苗率高、长势好,来年实现稳产丰收。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

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hy/564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