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刚才交流了对千人糕的了解,那大米是怎么来的?需要经过哪些人的劳动?让我们跟随视频中的李老师去一探究竟。”在深圳市龙华中学弘毅校区小学部的课堂上,教师匡永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点击播放精心筛选出的名师优质微视频。
如何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近两年,龙华中学弘毅校区小学部以充分利用名优教师教学视频资源为突破口,构建“微视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融合优质教学资源,探索出“名师优质微视频资源+教学策略”的新型教与学方式,构建了“一个现场教师+多个微视频中的名师”相融合的“1+N”课堂。
“‘微视导学’不等于名师课堂的复制,而是教师运用名师针对知识点的讲解微视频所开展的智慧教学探索。”龙华中学弘毅校区小学部“微视导学”项目研究负责人吴晓梅表示,“微视导学”需要教师发挥“过渡桥”作用,将节选或者创制的教学视频,与课堂环节融合共生,精心设计出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关键问题。“微视导学”还需要教师发挥“啄木鸟”作用,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难问题,拾遗补缺、强化重点,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如何准确选择优质视频,更好地发挥视频的作用?学校成立教研技术组,指导教师搜索、选择备课资源。教师以不灌输、不冗长、不空泛、不重复为挑选原则,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平台提供的名师优课资源中,精选、剪辑出教学短视频。“每个短视频时长不能超过5分钟,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更集中。”吴晓梅表示,“微视导学”按照“细分”原则,将名师教学视频切分成多个微片段,让教学内容更精准。
教师课前需要观摩大量名师课堂教学视频,如何减轻备课负担?学校探索构建“人人是主备,人人是导师”的研究共同体,科组根据教师个人优势,合理进行分工,全员分担不同的备课任务,备完课后共享资源。
“一方面体会到‘微视导学’的便利性,也感受到了更大的挑战。”王诗雨是龙华中学弘毅校区小学部一名年轻教师,曾对如何提高课堂组织能力等存在困惑。通过教研,王诗雨明白了在课堂上播放教学视频时,自己应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