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声音,‘铛、铛、铛’的清脆声,说明是实心,要是‘嗵、嗵、嗵’那就说明出现病害了。”5月2日,曹斌一边进行隧道壁全面检查,一边告诉记者。曹斌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茶坞工务段延庆桥隧车间的工长,在这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他和工友们在岗位度过,因为从本月1号起,大秦铁路展开了为期20天的集中修施工。
大秦铁路是我国煤炭运输大通道,每天有多万吨煤炭运往全国各地。大秦铁路大部分隧道深处燕山腹地,地质复杂,随着运营时间的不断增加,隧道壁存在老化松动现象。如果出现大面积空洞,隧道表皮或残块掉落在线路上或机车上,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集中修期间,茶坞工务段的桥隧工们要对所辖39座隧道壁进行全面检查。他们被称为“啄木鸟”的铁路人,守护着座座隧道,保障着列车安全。
“大秦铁路开通34年了,有的隧道壁可能老化松动,就需要我们一米一米地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消除隐患。”曹斌在隧道检查车作业平台说道。作业平台距离地面约有6米高,隧道里灰尘多、光线差,随着敲击检查作业,隧道壁上附着的煤尘、沙砾纷纷掉落在他们的衣服上、脸上,随风灌进了领口。
“曹工,这里声响不对,但是不明显。”青工杜远发现异常立刻向曹斌汇报。“来我看看。”曹斌通过检查作出了判断“这处空洞不严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回去咱们就做整治方案,尽快完成补修。”
大秦铁路集中修期间,每天有分钟的“天窗”维修时间,大家要分秒必争地一寸寸检查敲击隧道壁,长时间仰头抬臂,举着四五斤重的检查锤不间断敲击上千次。曹斌手持隧道检查锤,如同一只灵活的“啄木鸟”。“有时候一个‘天窗’下来,胳膊全都酸得抬不起来。眼睛发酸,缓个几秒钟继续全神贯注检查,一不留神少检一处,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青工杜远说道。
年初,茶坞工务段有了一台隧道检查车,并首次在集中修施工期间使用,这让大伙非常兴奋。“以前我们是人工推支架梯车检查,今年配了这台检查车,不仅能一站直达,而且三个作业台同时开工,作业速度提高了一大截。”曹斌兴奋的说道。隧道检查车能让职工和隧道“零距离”无死角、全方位的检查,发现肉眼看不见的病害。
从5月1日至11日大秦铁路春季集中修以来,曹斌他们已经检查隧道5座,近20公里,发现病害处。今年截至4月底,大秦铁路累计运送煤炭超2.2万吨,为维护国家能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曹斌自豪的说:“每次看到这些重载列车安全驶过,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再累也值了!”
中国交通广播:高雅
通讯员:樊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