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保定10月8日消息(记者张继航)10月7日,在河北省涿州市刁窝镇小豹子庄村,村民商海长家的新房正在打地基,空地上摆满了钢筋、沙子、水泥等建筑材料,工人们不停忙碌着。在涿州市小豹子庄村,来自唐县的施工队为村民重建房屋(央广网记者张继航摄)“我们一组7个人,包了6户村民的自建房。”现场,施工队队长张建告诉记者,该施工队来自唐县,为了尽快帮助涿州恢复重建,自10月2日开始动工,每天都在按照时间表加快建设。7月底,连续降雨导致涿州市多地受灾,当地因地制宜迅速制定恢复重建方案,组织开展危房鉴定工作,进行细致走访、排查,积极组织群众投入到灾后房屋重建和修缮加固中。同时,强化对口帮扶,健全大重建工作机制,用好省直部门和兄弟市帮扶力量,继续发动保定14个县(市、区)对口支援涿州11个乡镇。目前,共有涿州域外28支施工队伍人帮助受灾群众修缮房屋。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央广网发张洁摄)刁窝镇河西务村是受灾较为严重的村子之一,全村过水,家家户户受灾。村民赵德利家是D级危房,土木结构的老房子经水一泡整体坍塌,目前,院子里新房建设已处于砌筑基础阶段。“附近村子都受了灾,本地施工队根本忙不过来,前阵子为找施工队,我和老伴儿没少发愁。”赵德利坦言,多亏村干部牵线搭桥,请来了廊坊的施工队。村民赵德利家的新房正在砌筑基础(央广网记者张继航摄)在赵德利家干活的施工队来自廊坊泊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据负责人刘振海介绍,施工队一共30人,负责着刁窝村、北茨村、东张村等5个村16户D级危房的重建工作。“我们在廊坊其实有不少工程,这次抽调工人过来优先保障灾区重建,就是想让受灾群众早日住上好房子。”赵德利说,这次来涿州,施工队不仅带来10余台机器设备给村民免费使用,还给出了实惠的价格。施工队带来机器设备助力恢复重建(央广网发张洁摄)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系着民生,农房恢复重建承载着人民群众最殷切的期盼。对于受灾的低保户来说,资金不够,如何保障其住有所居?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码头镇码头村。采访当天,低保户刘洪和张淑英家同时开槽施工,两人脸上挂满笑容,嘴里念叨着,“住新房更有盼头了。”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级主任科员张江海包联码头村,这些天他一直为这事跑前跑后。“这两户生活困难,考虑到补偿资金不能完全支撑房屋重建费用,我们研究制定包干制。村委会联系了高碑店的施工单位统一进行建设,每户房屋面积为60平方米,连带装修费用总共10万元左右,房屋补偿和保险理赔预估为7万元,缺口部分由对口援建单位协调解决。”在张江海看来,包干制既减轻了低保户的负担,又帮其解决了住房问题。灾后重建复杂繁巨,涿州市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始终把民生恢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据统计,涿州市水淹房屋总数户,去除无重建意愿户、A级户,恢复重建总任务数为户。截至目前,B级户全部完工,C级户全部开工,D级和倒塌今年需完工的户已全部开工,人们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中。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