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培和他的诗意人生笔耕不辍,不倦行走,

赵国培和他的诗意人生

祝雪侠/文

阳光心态,可以愉悦心情,让一切事物变得更加美好。诗意人生,可以净化心灵,为生命绽放迷人的光彩。

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诗人赵国培先生的诗作,令人从内心感受到冬天里的如春温暖,领略到夏日中的雨丝飞扬。

认识国培先生,首先被他做人的真诚和热情所感动。两年前,在一次京城的文学活动中结识国培先生,但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交往。只知道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三届”最末一届,未接受过太多正式的系统教育。他吃过大苦却未遭过大难,小有成就但从未辉煌。先农民,后工人,再从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供职媒体从事文字检查工作,兼或为一些出版单位负责审读,把正式付印前的最后一关。亦就是出版人俗称的“捉字虫”,雅号为“媒体啄木鸟”。六十出头了,仍“退而不休”。据说已故大学问家、散文名家、人称“文坛老旋风”的张中行老先生八十多岁时,依然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聘用,为中小学语文课本所做的,也正是这一项工作。和这位可敬前辈一样,国培先生大到中心思想、主题意义,小到行文规范、标点符号,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严防死守,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而任劳任怨、尽心竭力。也知道国培先生发表作品已有四十个年头,长长短短一千余篇,不仅有诗,也有小小说、散文、随笔、歌词、报告文学等,虽然大多短小,却生活气息浓郁,情感充沛动人,受到诗坛大家张志民先生及许多名流和不少读者的赞许。而让我印象深刻的记忆,还是几个月前,我在中国诗歌网想做一个北京频道,需要把首都全部十六个区作协的重要诗人,做一个全面展示。我熟悉一些区,但有些区还是需要朋友引荐,来为大家做好这件公益事情。我知道国培先生人脉广,口碑佳,便给他打了电话。他让我别挂电话,当即用另一部手机,找到我需要联络的各区作协负责人。并广而告之,告诉对方我要为大家做一件大好事。过些天,还很热心地追问我进展如何、告诉我需要什么帮助尽管直言。随后,有朋友相聚,又几次见到国培先生,感慨他的豪情万丈和做事的雷厉风行立竿见影。随后的交往中,又感受到他的亲和力和友好善意的情分。只要能帮助别人,他绝对义不容辞、全力以赴。令人感动啊!

他热爱文学,喜欢写作,他出过散文小小说集《另一种风景》,出过诗集《第一串脚印》《两种颜色》《万千气象》……

创作几十年,他像勤劳的蜜蜂,一直为他的热爱不懈的奋斗。可以想象,他工作认真敬业,业余时间勤奋耕耘,那一本本书都来自他的辛劳。退休后,因为他的为人处世,还有他在文学编辑方面的优势,又被不少单位聘用,继续着本行工作——文字审读,并被海淀区文联邀请担任《稻香湖》诗歌季刊的执行主编。他对每一件事情,都用热忱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去完成。不管事情大小,在他眼里,都认真对待。他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所以国培先生在朋友圈有着很好的声誉。大家喜欢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更愿意与他一起为诗歌而做出更多的努力!

国培先生是有情怀的人,他热爱诗歌,朗诵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采,我不止一次欣赏到他全身心投入、绘声绘色的魅力。他的创作来自真实的生活经历和他对文字的情有独钟以及心灵深处那份深刻的感悟。

国培先生为人低调,他在朋友圈是被大家公认的热心肠、重情义、仗义豪爽的性情中人。六十出头的他,心态依然年轻。他还特别善于学习,短信、   开心一笑,

  拉开清晨的序幕;

  快乐一片,

  拥抱亮丽的日出;

  问候一声,

  献上真心的祝福;

  希望一同,

追赶前行的脚步!

………

左起:赵国培与李士杰

笔者与赵国培一见如故,同是年过七旬的老北京人,同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共同爱好是读书和写作。赵国培钟情文学毕生追求,是笔者学习的榜样。他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第一串脚印》《两种颜色》《万千气象》《致敬三月》,散文小说集《老二哥进城》《另一种风景》《一一O车上的老人》。在《诗刊》《北京文学》等近百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歌词等千余首(篇)。小小说《玉笔筒》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征文优秀奖,收入《北京四十年四十篇小小说》。部分作品被转载、收入选本、获报刊奖。

年过七旬的赵国培,笔耕不辍,戴着个度数很高的近视眼镜,给人的印象是厚道而守信。聊天中,笔者得知他对文学的痴迷,从少年到如今两鬓飞霜,从未削弱他对文学的钟情与向往。表面上的粗壮黑大汉,心思却很细腻,在写作的细节上下了很大功夫。他对文字的熟悉和敏感,对错字熟稔的判断与更正,让人钦佩而颇多美誉;所以,至今他仍被几家媒体聘请担任审读员,把好正式出版前的最后一关。

他是位有满肚子的故事、满肚子的段子的作者,对当今文坛不少文人墨客都有所接触和了解,多多少少都知晓些趣闻轶事。他把这些枝梢末节,写成散文、随笔,有趣而生动、有价值、不乏教益。

例如年4月8日发表在《北京日报》的《她的名字叫刘凤兰》,是以不同人物的“聊天”内容,原生态地展现了九十年代首都五四奖章获得者、朝阳区大屯乡团委书记刘凤兰这个泼辣能干、耿直无私的优秀女性,中间穿插国培自己的判断评论,夹叙夹议,活泼生动。

他的作品得到许多知名大家的   赵国培 ZhaoGuopei (.4— )男,汉族。出生于北京市朝阳区,籍贯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大山子中学。历任农民、乡镇企业工人、个体工商业者,《法制日报》文字检查。朝阳区文学创作协会副主席,区政协文史研究员。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第一串脚印》《两种颜色》《万行气象》、散文集《另一种风景》。在《诗刊》《北京文学》《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工商报》等近百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歌词等千余首(篇)。小小说《玉笔筒》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征文优秀奖,部分作品被转载、收入选本、获报刊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gx/896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