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国新办5日举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简称《河套规划》)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在会上表示,《河套规划》的出台,有利于深圳市创新科技管理机制、对接国际通行创新规则、开展国际协同创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有利于香港将自身科技创新、金融开放等优势与珠三角地区完备产业链深度衔接,推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助推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发展;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郭兰峰介绍,《河套规划》三大定位,分别是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四方面布局,即区域联动格局、区内空间布局、分区监管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四项重大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明确要推动深港双方园区协同发展,支持港澳高校优势学科发展能级跃升,联手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二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明确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破发展,支持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领域;三是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要便利科研人员进出,实施货物分线管理,创新科研相关资金跨境流动监管,探索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加快建立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与香港趋同的税负环境,实行国际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全面接轨国际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建立高度便利的市场准入制度;四是打造汇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明确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构筑国际创新人才港,完善全方位科研服务,塑造国际化高品质的科研生活社区。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表示,下一步,将全面落实好《河套规划》,强化深港更紧密合作,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打造世界级的科研枢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着力激发跨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活力,对接香港以及国际通行创新规则,实行同行评议制、项目经理制、经费包干制等国际先进科研管理机制,对重大科技问题实行全球揭榜,探索实行科研机构与企业“白名单”制备案管理,加快建设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二是着力链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加速汇聚香港以及全球顶尖科创资源,力争到年打造深港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20个以上,落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5个以上。三是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通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打造一批研发服务平台、产业中试转化基地,努力让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在这里试验,在这里成功转化。四是着力推动“一区两园”协同开发建设,加强双方园区的规划衔接,加快推进皇岗口岸重建、国际人才社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到年累计建成科创空间万平方米以上。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