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车站路”“车站南路”,这些路名如何翻译?“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宜家建议您切蔬果,肉类以及小孩子的菜板分开使用。”这句话有语病吗?
3月16日下午,在黄浦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日培为来自黄浦区学校语言文字专管员、黄浦区市民巡防团成员、区委老干部浦江新风“啄木鸟”志愿者团队代表、上海市语言文字“啄木鸟”志愿服务定点学校上外附属大境中学、卢湾高级中学的学生代表和黄浦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代表等,上了一堂生动的语言文字“规范课”。
张日培对即将开展的“上海市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监测”做了详尽的分析。从为什么要在上海市区域对“政务窗口”“公文用语用字”“媒体用语用字”“学校用语用字”“公共交通领域用语用字”“文化体育领域”等12个领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监测、监测谁、监测什么、怎么监测等四个方面,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传达出:社会用语用字的规范与统一,关乎信息的准确传递,影响着社会交际。目前的上海,既有面对中国人的交际问题,更有面对外国友人的交际问题。当出现语言障碍时,必须用规范语言来克服。我们这个城市急需文明规范的、符合公序良俗的社会用语用字。
黄浦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金融、旅游、商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达,楼宇经济特点突出,国际化程度高,社会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文明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新一轮文明城区创建的第一年,我区将按照《上海市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监测指标》,以现代社会治理的理念引领社会用语用字监测工作,多方协同,资源共享,共同参与城市环境治理。
记者/王菁
编辑/孙冲
图片/区教育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移动客户端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