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相声的朋友一定听过关于“十八般兵刃”的贯口,“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剪锤抓拐子流星”短短18个字涵盖了18种兵器,而每一款兵器背后都对应一门武功,在很多人看来,十八般兵刃就代表中国冷兵器的最高水平。每一款进入这个名单的兵器,背后都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
然而有一款兵器,它在中国历史上使用了千年之久,还作为一国货币流通,按照这个标准来看,这款兵器就是千年前的AK47。然而这款武器却没能进入十八般兵器名单。很多网友都觉得很可惜,这款兵器就是戈。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款真正的兵器(之前的石器严格来说不能算兵器),戈曾经也被誉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青铜戈最早出现在夏朝,兴盛在商周时代。一直到东汉时期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和枪不同,青铜戈使用更加复杂,有勾、啄、揕三种杀法,勾顾名思义就是用戈的内刃勾人造成杀伤,大致原理和钩镰枪差不多。啄就是类似啄木鸟一样,用戈的头去啄敌人。这种方式使用需要一定技巧性,一击不中就会给敌人反击的机会。
第三种打法叫揕,就是用戈的短头去攻击人,三种杀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连续技使用,据史料记载,在商周时期,用戈用得好的人可以以一当十!看来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武林高手了。
商周时期戈被大量使用,不但成为小兵手中趁手的武器,也成为一些诸侯国的最爱。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齐国曾用过“刀币”,而在当时的吴越两国,也曾发行过“戈币”只不过据专家介绍,当时的戈币并不在市面流通,只作为纳贡使用。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戈币更多是进贡周天子而非老百姓。在古代,进贡是一件大事,吴越两国能用戈币去进贡,足见他们对戈币的重视。
甚至有的专家说,汉字中“钱”这个字,就是戈币流通时创造的会意字。仔细看看,确实钱字和戈有几分相像。能成为货币流通,足见戈在当时的中国地位有多么崇高。
然而任何一种兵器都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随着铁器的出现,青铜戈也逐渐被弃用。铁戟作为青铜戈的替代武器出现了,戈和戟更多是一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系。说戈是戟的祖宗也不为过。
戈告别历史舞台的具体时间是汉代,西汉时期汉*用戈和匈奴交战,但青铜戈太长太笨重。面对匈奴的精铁(就是钢)马刀完全处于下风。在汉朝获得精铁冶炼技术后,他们也彻底放弃了青铜戈这种武器。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三国或者汉代影视作品中,攻城战会出现大量手持长戈的士兵。这在当时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攻城战是短兵相接。戈这种长兵根本挥舞不开,用戈攻城攻方必死无疑。这种错误都能犯,只能说现在的历史剧不够严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