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可能性,未来有何可期一只啄木鸟的江湖

人生没有什么是一定,只要你永远怀抱可能性、不断尝试,相信会有全新的机遇到来。

一个创意也是如此,每一个阶段里多留出一些可能性,就可以创造出新世界。——晴狮

Part1:K字的降临

去年,knews焕新,作为SMG融媒体中心的重磅新媒体平台,需要一枚全新的LOGO完成这次改变。

我们从knews的“k”出发,无限发散地联想到了英文单词knock,根据连读knock-knock-knock的发音,想到了啄木鸟。

很意外,通过调查获悉,海内外的很多学者就曾把新闻工作者比作啄木鸟,啄木鸟的敏锐象征了新闻人捕捉信息的迅捷与睿智,啄木鸟锲而不舍的挖掘劲头是新闻人发掘事实时执着的精神写照。

很快的时间里,“K+啄木鸟”的外形结构被优化成了logo,knock声叠加后VI完成。如今,配合着24小时的新闻动态页面、播放阅读前的手机端开屏,这份vi和logo我们天天见。

做完这些时的我们是欣喜的,但更多会是对可能性的期待。K字才描了几笔,融合入了思考和想法,就这样收尾了吗?我们突然想拥有一份交不完的答卷,给予K字更多可能性。

Part2:零距离的魔力

VI设计的前后,这只“叩击时代”的啄木鸟曾被反复修改过。

我们动了一个小心思,顺着啄木鸟的创意做点有趣的事。在打开App的那几秒里,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迅速让受众拥有对虚拟世界的代入感?怎样的卡通画面可以展现温情、消除距离感?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作为一名新闻阅读爱好者,在工作之余的休闲时间里,每每打开app,如果扑面而来是温情和趣味,喜悦顿时就会涌上心头,期待接下来的阅读旅行。

再次落笔,白纸上印下的是这样一只啄木鸟,线条硬朗、气质写实。仔细端详,冷冰冰、没活力,像极了一个标本,缺少生命感。

再修改,让它胖一些、萌一些,生命感倒是逐渐有了,可是复杂得让人没有印象。

在设计当中,越纯粹、简约,想象空间越大,未来的可能性就越多。

Part3:小红帽、小木桩

“小红帽”的创意是一个意外收获,原本只是啄木鸟头顶的那捋羽毛,我们想尝试新可能,索性给它套上了一顶红色羽毛状的帽子。童话故事里,小红帽抱着对世界最纯真的相信,戴着小红帽的啄木鸟作为新闻工作者也拥有着对世界真相的相信与坚持。这份坚持和相信,也恰如每一个晴狮设计师对于设计的相信,对于创造的相信。

啄木鸟带上帽子后,陆续披上外衣,从犀利的真身变得柔和柔软。胖瘦、高矮、尺寸、喙长…设计师反复修改后,给啄木鸟定了形。接下来,设计师的“脑洞”越开越大,“我们想给啄木鸟一些小伙伴,还想给他赋予一些情感性格色彩”。啄木鸟要活着,不只是生存,需要拥有性格。采访、写稿、探访、合作、在现场、没思路…撰写下新闻人每种状态下的特点,以啄木鸟牵带、折射出一个群体、一个平台、一个世界。

首先来到啄木鸟身边的人物是小木桩,生气时的出气筒、工作里的小伙伴。设计师说,啄木鸟和小木桩不只是简单的搭档伙伴关系,更多是欢喜冤家。别看你拿话筒、我扛机器的配合,啄木鸟的轴劲发作,抓起木桩就是啄。啄木鸟倒是不再孤单了,但是小木桩的“遭殃”日子也开始了。

Part4:相爱相杀的生活

艺术是相通的,有时候设计像编剧,也像导演。明白了初衷、丰满了人物、搭建了场景,接下来人物之间就要开始展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春日樱花,啄木鸟、小木桩划船欣赏;夏日里,怀念童年的青蛙鸣叫、大树乘凉,那就前往乡间享受静谧;

十一国庆,满大街的红旗招展,两人结伴一起出游;而冬日漫漫白雪、寒冬腊月里,系上围巾,还得呼上不情愿的搭讪继续上路…

长征、奥运是两人参加的活动之一。

有点让人意外,拿惯了话筒的手、抗硬了摄像机的肩膀,在运动场上活络起来,仿佛告诉每一位在现实中疲惫奔命的“你们”:来吧!加入“我们”的新世界。

春夏秋冬里,啄木鸟和小木桩都在一起,相爱相杀却又彼此不分离。

他们生活在线上的开机画面里,出现在线下的落地活动中,活跃在各类大型活动专题里,还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gx/359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