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联历汉献之朝恨无医国

汉献之朝,恨无医国;

神农而后,赖有传书。

——清·佚名撰(见《素月楼联语》)

古书《国语》中有一段对话,一人问,国家若患疾病,能医治否?一人答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上等的医生首先考虑的是医治国家,其次才是治病救人,这是从医者的本分。遂有了民间谚语“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所谓医国,是拳拳忧国济世之心。

东汉末年有神医华佗,其刮骨疗伤等事迹更是被演绎的家喻户晓。在扬州华佗庙曾有一联:“汉献之朝,恨无医国;神农而后,赖有传书。”即说汉献帝时期为代表的东汉末年,天下纷争,战火频仍,民不聊生,即便有华佗这般“神医”,也遗恨汉家沉疴,久病难医,这是借华佗之憾,言哀民之忧。下联则转为传说尝百草的神农,赞誉华佗是继神农氏后,岐*之术的杰出传人。相传华佗曾著有《青囊书》,可惜未能传世,在《三国演义》里,还以华佗被陷囹圄,忍痛烧书的情节做了交代。联中“传书”并非实指,乃是传承医学其精神。东汉的灭亡在咎由自取,就像华佗庙另一联所说:“汉室有心腹之患,神针难救,岂非天哉”,所以即便忧国忧民的良医,有时忍看“疾在骨髓”,也无可奈何。

(嘉南)

作者:董恒汕

(书法作品由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提供)

编校:米媛审核:王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linjksz.com/afhgx/316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5881号-17